2018年北京石景山中考一模幾何綜合題解析
點擊領取>>>北京中考真題、北京各區(qū)初三一模、二模試卷及答案解析匯總
【讀題】
讀題過程中不僅要獲取題干有效信息,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在記憶中篩選出對應的幾何模型和解題方法。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歸納,以便在考場上快速有效地進行分析。
本題是正方形背景下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旋轉(zhuǎn)問題,也可以認為是共直角頂點的雙等腰直角三角新的旋轉(zhuǎn)模型。如果考生已經(jīng)對此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在分析時就更有可能快速獲得解題思路。
本題第(1)問作圖,屬于送分題;(2)①需要證明三條線段的數(shù)量關系,這樣的問題設置大大降低了分析的難度;(2)②要求直接寫出答案,在作圖正確的前提下,憑借幾何直觀可以準確獲得答案。因此,這個小問題的難度就在于做出正確的幾何圖形,但是,要想正確地作出圖形,又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分析】
(1),依題意補全圖形,送分題。如下圖2所示。
首先作出示意圖如圖3所示,作圖不要求完全準確,不要在做圖上耽誤太多時間。
觀察結論可知需要構造直角三角形,又根據(jù)等式右邊式子特征可知需要借助正方形的對角線,因此連接BD,可獲得解題思路。
顯然,△APQ為直角三角形,則∠Q=∠APQ=45°,下面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證明。
方法三:
如圖5所示,因為∠ABD=∠APD=45°,可知點P在正方形ABCD的外接圓圓O上,且BD為圓O的直徑,顯然∠BPD=90°,下面從略。
(2)②,重新看一下題目要求:若點P,Q,C恰好在同一直線上,判斷線段BP與AB的數(shù)量關系并直接寫出答案。
首先是作出大致的草圖,如圖6所示。通過“幾何直觀”可知BP和AB相等,下面需要綜合應用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進行證明。
下面采用三種不同的思路(涉及到多種方法)對這個問題進行較為詳細的探究和分析。
思路一: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
方法一:
如圖6所示,延長CD至F,使得DF=DC,連接AF,QF,
可知△APQ和△ACF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可證△AQD≌△APB(SAS),得QD=PB,
又AF=AC,∠FAQ=∠CAP,AQ=AP,
所以△AQF≌△APC(SAS),
所以∠AQF=∠APC=45°,
于是∠CQF=∠AQC+∠AQF=90°,
于是在Rt△FCQ中,因為D為FC的中點,
所以DQ=DC=AB.
方法二:
如圖7所示,延長CB至E,使得BE=CB,連接AE,PE,
可知△AQF和△A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可證△AQD≌△APB(SAS),得DQ=BP,
因為AQ=AP,∠QAC=∠PAE,AC=AE,
所以△AQC≌△APE(SAS),
得∠APE=∠AQC=45°,所以∠CPE=90°,
在Rt△CPE中,BP=BC=AB.
上述兩種運用全等的方法,是等腰三角形的構造在幾何綜合題中的典型的應用,通過兩次證明全等,實現(xiàn)結論的證明。這是幾何綜合題的常規(guī)的、典型的類型。
思路二:構造相似三角形
方法三:
如圖8所示,連接AC,分別取PQ、AC中點G、O,連接AG,OG,
延長AD至E,使DE=AD,連接QE,
可得∠AGC=90°,
因為∠QAG=∠DAC=45°,所以∠QAE=∠GAC,
所以△AQE∽△AGC(SAS),
得∠AQE=∠AGC=90°,
于是DQ=DA=AB.
方法四:
如圖9所示,延長AB至F,使BF=AB,連接PF,
連接AC,分別取AC、PQ的中點O、G,連接AG、OG,
讀者可仿照方法三的分析,自行完成證明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方法五:
如圖10所示,連接AC,分別取AC、PQ的中點O、G,連接AG,OG,
不難證明∠AGC=90°,∠BAC=∠GAP=45°,
于是∠BAP=∠OAG,
這種方法在本質(zhì)上與方法五是相同的.
方法六:
如圖11所示,連接AC,分別取AC、PQ的中點O、G,連接AG、OG、BG,
因為∠QAC=∠QAG+∠GAC,∠GAB=∠BAC+∠GAC,
所以∠QAC=∠GAB,
所以∠AGB=∠AQC=45°,
又GA=GP,于是可得GB為AP的垂直平分線,所以AB=PB.
上述四種運用相似的方法的證明的過程,是從共端點的等腰三角形這樣的基本模型出發(fā),通過對線段關系的不斷轉(zhuǎn)發(fā)實現(xiàn)線段相等的證明的。
思路三:輔助圓
鑒于本題的特殊性,如果構造恰當?shù)妮o助圓進行角度的推導,可以較為簡便的完成證明過程,下面采取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方法七:
如圖12所示,以為∠ADC=2∠AQC=90°,所以點Q在以點D為圓心,DA為半徑的圓上,
不難證明△ADQ≌△ABP(SAS),
可得DQ=BP,所以DQ=DA=BP=AB。
方法八:
如圖13所示,因為∠ABC=2∠APC,可知點P在以點B為圓心,BA為半徑的圓上,
顯然可得BP=AB。
方法九:
如圖13所示,取PQ中點G,連接AG,AC,BG,
可得∠AGC=∠ADC90°,所以點G在正方形ABCD外接圓上,
于是∠BGA=∠BCA=45°,所以GB平分∠AGC,
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可知GB為AP垂直平分線線,所以BP=AB.
方法十:
如圖14所示,連接BD,交AP與點H,連接CH,
因為∠CPH=∠CBD=45°,所以點B、P、C和H為圓的內(nèi)接四邊形,
所以∠BPH=∠BCH=∠BAH,所以BP=AB.
上述四種輔助圓的方法,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圖形的數(shù)量關系和位置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毫無疑問,輔助圓在角度的轉(zhuǎn)換和線段的相等的證明過程中,顯得“簡單高效”。
【反思】
1. 幾何綜合題的問題設置是分層次,比如“依題意補全圖形”就屬于較為簡單的類型,這樣的問題要確保能夠拿到分數(shù).
2. 對于較為復雜的幾何綜合題,要根據(jù)“幾何直觀”獲得分析方向,還要根據(jù)“邏輯推理”獲得分析方法。對于憑借“幾何直觀”就可以獲得的分數(shù)要志在必得.
3. 本題(2)②還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下圖所示,取BQ的中點N,取PQ的中點G,連接ON,NG,則△ON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當然,也可以取DP的中點為N。這個模型在各類考試題中也時有出現(xiàn),比較經(jīng)典的如2015年安徽中考的幾何綜合題.
4. 深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本題的最后一問的證明過程中,充分運用了共直角頂點的等腰三角形的旋轉(zhuǎn)變化,希望考生能夠重視這樣的幾何模型的構造和應用,并熟悉其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位置關系。
5. 最后對線段相等的解題思路進行總結。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角度考慮: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對等邊;同圓(或等圓)中借助圓周角、圓心角相等得到其所對的弦相等。
從線段考慮:線段中垂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平行的兩條直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關于某直線(或某點)對稱的兩點到直線(或某點)的距離相等;圓的垂徑定理涉及到的相等線段;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長度相等。
從圖形考慮:全等形的對應邊相等;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一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是30°角所對邊的二倍;三角形和梯形中位線和底邊的關系;平行四邊形(當然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等;以及正多邊形(如正方形、正六邊形等)中邊與對角線、對角線于對角線之間的相等、和差、倍分關系。
從計算考慮:直接計算兩條線段相等;等量代換轉(zhuǎn)換計算;運用比例式、等積式轉(zhuǎn)換計算。
從運用方法考慮:如比較常見的面積法、割補法等基本的方法。
從幾何變換的角度考慮:如旋轉(zhuǎn)、對稱、平移三大幾何變換涉及到的基本模型中產(chǎn)生的相等線段,以及在解題中總結的與此相關的各類模型中的相等線段。
當然,在平時的解題中,還會涉及到“角分線+對角互補”、“角分線+平行線”等模型中產(chǎn)生的相等線段。
聲明:本文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整理,由網(wǎng)站團隊(微信公眾號搜索:北京小學學習資料)排版編輯,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掃碼添加“家長論壇”微信好友(微信號 16619908263)
獲取北京中考真題、北京各區(qū)初三一模、二模試卷及答案解析匯總
咨詢北京中考沖刺課程請撥打電話 16619908263 (同微信號)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0 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