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賽制?ACM賽制?IOI賽制?這些賽制有什么區(qū)別?
同學們在參加各種信息學比賽的時候,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每場比賽的名稱旁邊,通常會有一個賽制的標簽。
而常見的賽制一般有三種:OI賽制、ACM賽制、IOI賽制。
比賽賽制的種類比較豐富,這些賽制體現(xiàn)了信息學競賽的發(fā)展歷程。而我們在不同賽制下,會有很多不同的比賽策略。
了解各個賽制的特點,能更好地幫助同學們參加比賽。
OI賽制
OI是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Olympiad in Informatics)的縮寫,是一項在中學生中廣泛開展的一門學科競賽。
OI賽制是最常見的一種賽制,一場考試有多道題目,選手提交每道題之后都沒有任何反饋,每道題都有多個測試點,根據(jù)每道題通過的測試點的數(shù)量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
每道題不限制提交次數(shù),如果提交錯誤沒有任何懲罰,最終分數(shù)僅以最后一次提交為準。比賽過程中看不到實時排名,賽后按照總得分來排名。
OI賽制的最終排名只與總分有關,每道題都有部分分
OI賽制最大的特點是考試過程中選手對自己的得分是完全不清楚的,因此常常會發(fā)生預估分數(shù)與實際分數(shù)不同的情況。
OI賽制下,任何細微的錯誤都有可能導致大量失分,因此十分考驗學生的細心程度以及查錯水平。
OI賽制的另一個特點是每道題都有多個測試點,選手的最終得分僅與通過的測試點比例有關。
通常題目都會出現(xiàn)特殊情況下的測試點或者數(shù)據(jù)比較小的測試點,如果一道題無法獲得滿分,可以寫一些應對特殊情況或者復雜度比較高的算法來獲得一部分分數(shù)。
OI賽制只按照總分排名,因此部分分是非常重要的。
OI賽制的比賽:
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CCF CSP、考研機試、藍橋杯、全國高校計算機能力挑戰(zhàn)賽等。
ACM賽制
ACM賽制通常指的是ICPC比賽所采用的賽制,ICPC的全稱是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
在2018年以前,主辦者是美國計算機協(xié)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因此很多人習慣叫它ACM競賽,目前賽事由AWS、華為和Jetbrains 贊助,在北京大學設有ICPC北京總部,用于組織東亞區(qū)域賽。
經過近40年的發(fā)展,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ACM賽制下,一場比賽通常有7~11道題,每道題提交之后都有及時反饋,可以看到“通過”、“運行錯誤”、“答案錯誤”等等結果,但看不到錯誤的測試樣例。
每道題都有多個測試點,只有通過了全部的測試點才算得分。每道題不限制提交次數(shù),但沒通過的話會有罰時(罰時通常為20分鐘),時間僅以最后一次通過為準。
比賽過程中一般可以看到實時排名,通過題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按照答題時間+罰時來排名。
ACM賽制對選手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其中速度是最重要的指標,理解題意速度、思考速度、代碼編寫速度、查錯速度都非常重要,需要選手有極高的代碼熟練度,才能在比賽中占據(jù)先機。
ACM賽制的比賽:
ICPC、CCPC、codeforces比賽。
IOI賽制
IOI全稱是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是面向各國選手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旨在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培養(yǎng)優(yōu)秀計算機人才。這項競賽包含兩天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解決算法問題。
選手以個人為單位,每個國家最多可選派4名選手參加,參賽選手從各國相應計算機競賽中選拔。
IOI賽制:每道題提交之后都有反饋,可以看到“通過”、“運行錯誤”、“答案錯誤”等等結果,甚至可以實時看到自己每道題得了多少分,但看不到錯誤的測試樣例。
每道題都有多個測試點,根據(jù)每道題通過的測試點的數(shù)量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每道題不限制提交次數(shù)。
如果提交錯誤沒有任何懲罰,僅以最后一次提交為準。比賽過程中一般可以看到實時排名(如果是考試,一般看不到排名),按照總得分來排名。可以說,IOI賽制是結合了OI賽制和ACM賽制的特點。
IOI賽制的比賽:
IOI、PAT、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
沒有找到相關結果
0 個回復